1. 通風除塵形式
中小型企業中的通風除塵系統,通常叫做通風網路或簡稱風網。風網有兩種形式:一種是,一臺機器或一個吸塵點單獨配置一臺除塵器、一臺風機進行吸風,這叫做單獨風網;另一種是,兩臺或兩臺以上的機器或吸塵點合用一臺除塵器、一臺通風機進行吸風,這叫做集中風網。
1.1 確定單獨風網形式的原則
①.吸出的含塵空氣必須做單獨處理
②.吸風量要求準確而必須經常調節
③.需要風量較大
④.機器本身自帶通風機
?
1.2 集中風網的組合原則
1.2.1 吸出物的品質相似:即組合在同一風網中的各設備內吸出來的灰塵,在品質上應該相類似。各機器設備的工藝任務不同的,它們散發出來的灰塵,在品質和價值上也不一樣。
1.2.2 工作時間相同:組合在同一風網中的各機器設備的工作時間應該相同,這樣可使通風機的負荷穩定。對于相互交替進行工作的機器設備可接在同一風網上,但它們的風量應該相同。
1.2.3 風管設置要簡單、合理:具體內容包括:風管應盡可能垂直敷設,對于必要的水平風管,應設置密閉的清掃孔。對于粉塵和水汽共生的塵源,應盡可能將除塵器直接配置在吸風罩上方,使粉塵、水汽通過垂直管進入除塵器。
1.2.4 通風機后置:通風機一般應布置在除塵器之后(吸氣式),以減輕粉塵對通風機的磨損;當通風機布置在除塵器之前(壓氣式)時,應選用排塵通風機。
1.3 單獨風網與集中風網的比較
1.3.1 單獨風網的管道一般比較短而簡單,不像集中風網那樣復雜。
1.3.2 單獨風網的風量容易調節和控制。而在集中風網中,當某一機器或吸點的吸風量發生變動時,將會影響到網路中的其它機器或吸點的風量,調節比較困難。
1.3.3 單獨風網往往因風量較少而采用了小型通風機和除塵器,相對地多占了面積而使安排更加困難,且小型電動機效率較低,不經濟。
2 通風除塵的設計目的和內容
2.1 設計目的
通風網路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要完成這樣兩個任務:確定各段風管的尺寸和全部網路的阻力。尺寸合適的風管才能保證各機器有一定的吸風量,并使空氣在管道中保持按規定的速度運動。
同時,空氣在流過管道和各種設備時,是會遇到阻力的,這些阻力必須計算出來,然后選擇合適的通風機,使其產生足夠的壓力來克服這些阻力。這樣,機器所需的風量才能得到保證,才能實現防塵目的。
2.2 設計內容
2.2.1 根據車間內工藝設備和生產特點,正確地估計粉塵散發源、散發程度及散發粉塵性質決定如何采用防塵的措施。依設計原則正確地確定風網的組合形式,合理地進行組合、布置,并按空間、平面的相對位置畫出計算用的網路圖。
2.2.2 進行通風網路的計算
風管內的氣流速度按下列原則確定:不使粉塵在水平風管內沉積、造成風管堵塞;不因風管內風速過高而使系統運行的動力消耗增加。通常在飼料加工廠的風管中的風速保持10~15m/s的范圍內。直徑小的風管應取較小的風速,直徑大的風管可取較高的風速,可參考下表選取。
另外,對于較長的水平風管中的風速,應該偏高一些。臨近風機的總風管中的風速應該是風網中最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