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針對蓄電池的所有修復手段,對于舊蓄電池的修復都存在著一個缺陷,在修復過程中無法改變正極板原始數據。而電動車用電池正是正極板問題中最多的一種。我們可以排除所有的意外損壞:斷路、硬短路、物理損傷等等,可是我們無法區別硫化和正極板容量失效。因為對于電池來講,負極板的硫化與正極板的容量下降究竟哪個是主因可以憑經驗判斷,但兩個因素各占多大比例就很難判斷。
舉個例子:
電池的容量主要取決于正極板容量與負極板容量當中較低的那一個(這是理想化了的情況,其實電解液密度,硫酸鉛的分布、大小等等均對容量有影響)。如果一塊12V10Ah的電池,在使用后期,其負極板能放出5Ah的電量,而正極板能放出7AH的電量。則在大部分情況下,消除硫化的措施,可以讓此電池放出7Ah的電量。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出現了,放出7Ah的電量,正極板的軟化速度會加快,從而正極板的容量下降速度會加快。從而電池的容量下降也會加快。我們會發現,修復后的電池有許多沒有效果。這是另一種情況,正極板最多能放出5Ah的電量,而負極板能放出7Ah的電量。這種情況下,修復后的電池,還是只能放出5Ah的電量。從而因極板的原始質量問題,使電池的修復無效。
現在的電池設計方案當中,電解液通常是過量的。原因是它最便宜。而負極板的容量一般大于正極板,原因是,1氣候對負極活性物質的影響較大。為在天冷時保證足夠的容量,負極的容量要設計的大一些。2負極活物質本身其利用率高且體積小,故而負極板的厚度小,但正負極板的厚度比例不能偏差太大,所以負極活物質相對多一些。3負極化成容易,為保證正極板能化成足,負極的活性物質也不能太少。否則不利電池的流水化成(即會影響化成工序安排)。
從現在來看,要想達到電池的長壽命,最好使用低一些密度的硫酸,可是這受兩個因素影響,1低密度硫酸的冰點高,不能在嚴寒天氣下使用。2需要更大的體積來容納更多的硫酸,而這與追求的高體積比容量背道而馳。所以采用的硫酸密度不能降低。如果想盡量避免正極板出問題,現在可行的方法就是提高正極板容量,但前面負極板容量大的理由就會受到影響。
有人提出過利用硫酸來控制容量,從理論上來講,這樣可以使正極板容量下降的速度降到最低,而且相對于目前的電池來講,等于是使電池總是處于較淺的放電深度運行。但問題出現在設計出來的產品,其體積比現行產品大,成本也高。這不僅增大了產品的體積和重量,而且增加了廠家的成本。簡直是與虎謀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