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日本一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基于固態介質的鋰離子電池,可以提高電池工作的適應能力,具有更寬的環境溫度。
該小組開發了一種能像電解液一樣產生電流的電介質,與現有鋰電池不同的是,其形態是固態的,研究小組用其制造出了固態鋰電池,在經過多次試驗后,其導電性可達到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。
鋰電池目前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,較大型的應用市場是電動汽車。不論是數碼電池還是動力電池,現在都是液態鋰離子電池,聚合物電池雖然也是鋰電池的一種,但其電解質結構是介于固體與固體之間的,這是因為在現有技術下,高能效、高密度的化學電池只能靠液態電介質才能實現,現有的固體電介質實際電導率很低,只能達到液態電解液的十分之一左右,對溫度變化較敏感,工作溫度限制在了50℃到80℃范圍。
研究小組利用鋰超離子導體Li10GeP2S12新材料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,該材料仍然用鋰作離子導體,但給它們涂了一層晶體結構層,天然晶格就成了允許離子通過的小孔,外層結構生成了讓離子能夠運動的通道。經測試發現其在導電性能上達到了現有液態鋰電池的水平,而且新電池能在-100℃到100℃之間的溫度范圍內工作,使得電池應用性能大幅提高。
這種鋰電池的相關研究發表在《自然.材料學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