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郎勝就電動車的問題向公安部、工信部、工商總局的領導進行主題詢問,工信部部長苗圩、公安部副部長李偉以及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對于電動車都表示出嚴控、限制的態度。
但是5月30日,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,部署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“三品”專項行動。在文件中,智能鋰電電動自行車明確被列為智能、健康消費品的發展對象,要“完善產業政策”、“加大政府支持”。由此可見,鋰電車將會逐步取代鉛酸電動車,成為市場的主流!
國務院關于鋰電車扶持的方向已經確定,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年鋰電車的發展將得到長足的發展。電動車觀察員預測,一旦國務院的文件實施,鋰電車在全國電動車市場的份額將快速提升,并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。
那么問題隨之而來了!由于鋰電車得到中央支持,那么鉛酸電動車各地政府會如何對待呢?毫無疑問,加大處罰力度。對于電動車經銷商而言,賣什么車都可以,主要賺錢就行,但是鋰電車企業數量、鋰電池技術都跟不上市場需求,現有以鉛酸電動車為主盈利項目的電動車廠家們何去何從?
快速轉型才是唯一出路。鋰電車與鉛酸電動車一樣,都是配套組裝而成,因此從現在開始,各大電動車企業應該重新啟動鋰電車項目,甚至改變鋰電車的銷售策略。
由于電摩還會被國家允許銷售,因此依靠電摩還是可以繼續發展的。未來的電動車市場將會出現鉛酸電動車、鋰電車和電摩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。鉛酸電動車主攻低端和農村市場,鋰電主銷城市和年輕人市場,電摩作為特殊功能的產品,年輕男性和快遞、摩的人群依然需要。有理由相信,國務院支持鋰電車的政策會極大刺激到電動車行業,也讓電動車市場升級速度加快。
鋰電池和鋰電車配套廠應該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,開發豐富的新車型,提升技術和安全性,降低成本,加大推廣力度,這樣電動車行業的轉型和過度會很順暢。試想一下,若干年后,鋰電車比現在鉛酸電動車的車型更好看,功能更全,跑得更遠,動力更大,價格不會貴多少,政府也不封殺,那時候大家都能安心經營。